云南:生态优先,绿色发展,绘就美丽中国“云南画卷”

元描述: 云南省以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为理念,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,在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,并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,推动林草产业发展,打造美丽中国“云南画卷”。

吸引人的段落:

云南,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,孕育着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。这里有雄奇壮丽的雪山,碧波荡漾的湖泊,以及郁郁葱葱的森林,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生态画卷。然而,在过去的岁月里,环境污染也曾给这片美丽土地蒙上了一层阴影。近年来,云南省以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为理念,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,并取得了显著成果。从蓝天碧水到净土沃壤,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到快递包装绿色转型,云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绘就了一幅美丽中国“云南画卷”。

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守护蓝天碧水净土

蓝天保卫战:持续改善空气质量

云南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,聚焦重点领域,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,这得益于全省上下对环境保护的重视,以及对污染源的有效治理。

具体措施包括:

  • 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,全面实施燃煤锅炉清洁改造,推广清洁能源使用。
  • 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,严厉打击超标排放行为。
  • 推进VOCs排放治理,加强重点行业监管。

碧水保卫战:守护水资源安全

水资源是生命之源,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。云南省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,坚定不移打好碧水保卫战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全省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94.1%,氮氧化物、挥发性有机物、化学需氧量、氨氮减排任务超额完成。

具体措施包括:

  • 强化水污染防治,全面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,加大对工业污水排放的监管力度。
  •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,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农业生产模式。
  • 加强水生态修复,恢复水体自然功能,改善水环境质量。

聚焦城市黑臭水体治理,补齐城镇“两污”治理短板。以宣威市河滨公园为例,通过控源截污、内源治理、水质净化、生态修复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,宣威市北盘江流域已基本消除劣质水体,流域内所有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Ⅳ类水以上。

净土保卫战:筑牢土壤安全屏障

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,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云南省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防治,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,确保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。

具体措施包括:

  • 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,严格管控重金属污染物排放,禁止使用高毒农药和化肥。
  • 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,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,建立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体系。
  • 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修复,实施污染耕地修复、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等项目,改善土壤质量。

绿色发展引领,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

绿色快递,助力行业绿色转型

随着互联网和电商的快速发展,快递行业发展迅猛,但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。云南省积极落实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措施,全省一联电子运单、瘦身胶带、循环中转袋得到广泛应用,过度包装问题得到有效治理。

具体措施包括:

  • 推广使用可循环包装,鼓励企业使用可降解材料,减少一次性包装的使用。
  • 加强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,建设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,提高回收率。
  • 鼓励企业开展绿色包装设计,提高包装的环保性和可循环利用率。

截至去年底,全省使用可循环包装的邮件快件数量达212.65万件,设置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的网点数量达8360个,回收复用瓦楞纸箱1626.74万个。

生态产品价值转化,探索“两山”转化新模式

云南省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,通过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,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共进,实现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转化。

具体措施包括:

  • 遴选生态本底好、资源禀赋优的地区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,探索不同区域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。
  • 制定生态产品分级分类准入体系,建立生态产品交易平台,促进生态产品市场化运作。
  • 打造区域公用品牌,提升生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,促进生态产品价值提升。

《云南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》提出,遴选生态本底好、资源禀赋优的普洱市、澄江市、水富市、屏边县等4个市县作为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,制定生态产品分级分类准入体系,打造“云端屏边”“藕遇仙湖”等区域公用品牌,不断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“两山”转化模式。

林草产业发展,打造绿色产业链

云南省拥有丰富的林草资源,林草产业是重要的生态产业和民生产业。云南省积极发展林草产业,推动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,实现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同提升。

具体措施包括:

  •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,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,提高森林覆盖率。
  • 推动林下经济发展,发展林下种植、养殖、旅游等产业,实现林地资源的综合利用。
  • 促进林产品精深加工,提升林产品附加值,打造林草产业品牌。

云南林草产业“金银山”加快转型,核桃、中药材、野生食用菌产量产值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,生态旅游、森林康养快速发展,全省林草产业综合产值达4588.5亿元。

生态文明建设,共建美丽家园

云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,得益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,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。

从政府到企业,从科研机构到普通百姓,大家都在积极行动,为建设美丽云南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  • 政府部门加强环境监管,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法规,引导企业和个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。
  • 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采用先进环保技术,减少污染排放,参与生态保护和修复。
  • 科研机构加强技术研发,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,推动绿色科技创新。
  • 社会公众提高环保意识,积极参与生态保护活动,共同维护生态环境。

常见问题解答

Q: 云南省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?

A: 云南省在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,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94.1%,氮氧化物、挥发性有机物、化学需氧量、氨氮减排任务超额完成。

Q: 云南省如何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?

A: 云南省积极落实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措施,全省一联电子运单、瘦身胶带、循环中转袋得到广泛应用,过度包装问题得到有效治理。

Q: 云南省如何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?

A: 云南省遴选生态本底好、资源禀赋优的地区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,制定生态产品分级分类准入体系,打造区域公用品牌,不断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“两山”转化模式。

Q: 云南省如何发展林草产业?

A: 云南省积极发展林草产业,推动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,实现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同提升。

Q: 云南省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?

A: 云南省倡导全民参与,从政府到企业,从科研机构到普通百姓,大家都在积极行动,为建设美丽云南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结论

云南省以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为理念,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,在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,并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,推动林草产业发展,打造美丽中国“云南画卷”。云南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,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,也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提供了有力支撑。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,云南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,绿色发展,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大的力量!